各種詩體押韻的規則:
一、 絕句 (一) 五言絕句 (二)七言絕句 二、 律詩 (一)律詩押韻通則: (二) 五言律詩 (三) 七言律詩 三、 古詩 (一) 可用仄聲韻,可用平聲韻。 (二) 平仄韻可以轉換,不必一韻到底。 (三) 不押韻的句尾之平仄,可韻腳相同。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 都用平聲韻(唐代劉長卿、白居易、韓偓,宋代蘇軾、黃庭堅寫過少數押仄聲韻的律詩)
2. 通常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只有首句用韻時可以用鄰韻。
3. 句尾不能連三平,也不能連三仄。(但也有少數例外)
4. 律詩基本上不能出現重複字,但也有少數是內容突破了形式。
5.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6. 句式一定是整齊的五言或七言,沒有長短句。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
2. 第二、四、六、八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
4. 第三、五、七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